培养学生解决较复杂问题,不仅“能做”工作,更要“做好”工作的能力。
主编王建良,教授,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。先后担任高新技术企业工程师、软件研究室主任,高职学校系主任、教务处长,现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,兼任九三学社潍坊市委会副主委、区政协常委等职务。山东省教学名师,曾获黄炎培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、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。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职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。在智慧物流领域,是现代物流管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、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、现代物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负责人。作为第一完成人,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、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教学奖励9项;在专业技术领域发表EI收录等研究论文28篇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20余项。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。
其他参与本教材编写的人员均来自教学和科研一线,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。编写分工如下:模块一由李娅、王德才、于韶华、丁银军、丁亚男、王立征、王汉星编写,模块二由贝太忠、杨瑞、王妍、邓所春、李永亮编写,模块三由郑付联、高慧、刘娜、刘若冰、孙德刚编写。全书由王建良设计并统稿。
注重课程思政。在知识背景、案例选取、教学要求等环节注重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,注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史、改革开放史等内容的融合,实现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培养的有机统一,充分发挥了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。
呼应三教改革。突出类型特征,课程教材一体化设计,进一步呼应课程标准,优化课程内容,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有机融入教材体系。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融合。内容编排适合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情境教学,满足课程教学团队模块化分工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,并配套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。
突出能力培养。以提升学习者的方法能力为目标,注重学习者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培育,强化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、计算思维、运用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。充分考虑了专升本和1+X证书需要的必备知识。
服务育训并举。本教材既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教材,也可以作为培训教材,为社会各类人员提升信息技术素养。适应“互联网+ 职业教育”的新要求,满足线上线下学习需求,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
本书以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(2021年版)》为纲,围绕信息意识、计算思维、数字化创新与发展、信息社会责任四项学科核心素养,分三个模块进行编写。学校可以组建项目式、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团队,分工协作完成分层、分类教学。其中,模块一的学习任务为职场能力培养,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普遍性信息处理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是“必需、能够和应会”部分,也是教育部课标要求的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内容,可由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完成教学;模块二帮助学习者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,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深化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,拓展其职业能力的基础,旨在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或场景应用做准备,是“应知”部分,可由专业教师分模块完成教学任务;模块三作为基本知识的归纳,旨在帮助学习者完善知识体系,是必须“掌握”的基本知识,学生可以自主学习,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,用工作(学习)手册的形式呈现。 本书的编写注重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情境教学、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的要求,并配备教学资源(https://www.itjichu.com/xxjsjc/pc),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等教学方法,在学习评价上可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相结合。
● 入选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
●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9——2020年学术成果“优秀教材”
